第14屆艾特獎頒獎盛典現場
5月27日,全球設計界年度盛事——第14屆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IDEA-TOPS)頒獎盛典在深圳科技館(新館)盛大舉行。來自全球75個國家和地區參賽設計作品7026件競逐艾特獎,國外設計師摘得14項大獎,中國設計師斬獲9項大獎。廣東省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科協主席蔣宇揚,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會長王桂科,艾特獎國際評審團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艾特獎執行主席、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副會長趙慶祥等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中國前駐外大使、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原執行會長林迪夫,廣東省委港澳辦協調處處長帥靜宜,廣東省委港澳辦協調處一級調研員李俊程,深圳市科協黨組書記林祥等有關省市領導出席并見證了頒獎典禮。來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建筑師設計師、專家學者、企業家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參會,共同見證了第14屆艾特獎獲獎榜單的揭曉。
國際空間設計大獎—艾特獎(英文簡稱IDEA-TOPS),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大獎,以其專業性、國際性、權威性,贏得了設計界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推崇。在全球設計舞臺上,艾特獎依托中國巨大市場,影響力比肩德國紅點、IF、美國IDEA,位列國際四大設計獎之一。尤其是艾特獎不受地域、國別、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強調讓設計師用作品說話,以科學嚴謹的設計評價體系,發掘最佳設計師和最佳設計作品,使得艾特獎成為當今世界最受設計師推崇的設計獎項之一。
第14屆艾特獎頒獎盛典現場
艾特獎誕生于深圳,立足于粵港澳大灣區,為中外設計師搭建了一個面向世界的設計交流平臺。艾特獎設有城市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光環境設計、城市公共藝術六大類24個專業獎項類別,囊括城市更新、城中村及街區改造、文化建筑設計、教育建筑設計、住宅建筑設計、商業建筑設計、公共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裝配式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以及各種建筑類型的室內設計,包括文化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餐飲空間設計、娛樂空間設計、酒店空間設計、休閑空間設計、居住空間設計、陳設藝術設計等。艾特獎建立了科學嚴謹的評審系統,獎項產生根據獲獎進階次序依次為:城市入圍獎、城市十強(City TOP10)、國家級賽區五十強(Country TOP50),全球五強(Global TOP5),最終角出全球最佳設計大獎,也就是艾特獎得主。過去十四年,艾特獎發揮全球設計資源優勢、專家團隊優勢,為各地政府部門和項目投資建設方引薦優秀設計師團隊和項目建設團隊,持續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高質量建設和人居環境品質提升,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
第14屆艾特獎頒獎盛典現場
第14屆艾特獎頒獎盛典由艾特獎組委會攜手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促進會、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建筑規劃與測量專委會、深圳市文化創意與設計聯合會、深圳市室內設計師協會、城市光美術館、深圳市本原元宇宙研究院等共同協辦,深圳市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艾特國際設計產業(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大學本原設計研究中心三家單位聯合承辦,得到華艾科技、遠洋威利、宜臣家居、簡舍家居、文磊石材、香檳公館、博卡尼全屋定制的支持。
全球競逐
75國7026件作品刷新紀錄
24項大獎引領設計風向
第14屆艾特獎延續其“立足大灣區,面向世界”的定位,共收到來自中國、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法國、日本、印度、巴西、土耳其、希臘、瑞士等全球75個國家的7026件參賽作品,創下歷屆參賽國家數量新高,新增參賽國家如多米尼家共和國、安道爾、佛得角共和國、斯洛文尼亞、科特迪瓦、摩洛哥等國首次亮相,其參賽設計師、設計機構均為本國著名設計師或有較大影響力的設計機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包括Gensler(美國),SAOTA(南非),Sanjay Puri Architects (印度),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kten(奧地利),Snøhetta(挪威)、PLD劉波設計、春山秋水設計、新冶組設計、JC界汐設計、創域設計等國內外知名建筑事務所、設計機構紛紛遞交自己的年度代表作品參賽,展現全球設計師在可持續性、數字化與人文關懷等領域的深度探索。參賽設計項目包括,美國Maple Hall項目、日本Dwelling in the Rhythm of the Terrain項目、法國Grande Armée-l1ve項目、印度WASTE TO ENERGY (WTE) CAMPUS AT JAMNAGAR項目、韓國Immersive Resilience項目等全球最新地標性建筑項目,使得今年的艾特獎國際化競爭更趨激烈。
本屆艾特獎經崔愷、王建國、孟建民、莊惟敏、梅洪元、李興鋼六位院士聯合提名,并經艾特獎國際評審團一致通過,中國建筑學泰斗張欽楠先生獲頒“終身成就獎”。過去十三年來,艾特獎僅頒發了兩個“終身成就獎”,一位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建筑學家吳良鏞先生,另一位是東南大學建筑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建筑大師齊康先生。
第14屆艾特獎頒獎典禮現場舉行了艾特獎國際學術委員聘書頒發儀式,新增多位重量級學術委員,包括香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永和、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利、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張彤等。
國外設計師摘得14項大獎
中國設計師斬獲9項大獎
當天,第14屆艾特獎獲獎榜單在深圳十大文化地標——深圳科技館(新館)全球首發,國外設計師摘得14項大獎,中國設計師攬獲9項大獎,裝配式建筑設計大獎本年度空缺。中國、美國、丹麥、法國、德國、厄瓜多爾、日本、南非、加拿大、越南、意大利、馬來西亞、西班牙等19個國家76個設計項目獲得全球五強獎。而全球最佳設計大獎則分別由中國、美國、挪威、法國、韓國、日本、克羅地亞、印度、泰國、西班牙、智利11個國家的設計師斬獲。
中國工程院院士、艾特獎國際評審團主席孟建民在致辭中表示,建筑的本質是人文與技術的共生。十四年來,艾特獎見證了建筑從技術革新到人文關懷的躍遷。優秀建筑應連接自然與人文,對話歷史與未來。今年的作品讓我尤為振奮:低能耗設計重塑城市,本土材料喚醒記憶,包容性設計關懷弱勢群體……這些實踐印證了建筑師的使命——不僅是空間創造者,更是文明守護者。
△最佳酒店空間設計獎:泰國建筑公司IDIN Architects,《Riva Vista Riverfront Resort》
在酒店設計類別,對于力奪“全球最佳酒店空間設計獎”泰國建筑公司IDIN Architects的獲獎作品《Riva Vista Riverfront Resort》,評審團不吝其詞:設計師將簡潔、明快的現代形式與區域鄉土建筑的建筑語言相結合,通過將對比鮮明的現代元素與當地鄉土特征的融合、設計巧妙的功能布局,構成了獨特的建筑外部和內部的有機建筑空間。簡潔的色調與天然材料深沉的肌理、解構變化豐富的空間形態,創造了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特征的現代設計作品,給到訪者營造了具有獨特美學品位的質樸、愜意的旅居環境。
△公共建筑設計大獎:法國建筑公司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kten,《Grande Armée-l1ve》
在公共建筑設計類別,對于榮獲“全球最佳公共建筑設計大獎”的法國建筑公司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kten的作品《Grande Armée-l1ve》,評審團更是大加贊譽:這是位于凱旋門附近原標致汽車總部的精彩改造設計。為巴黎核心城區呈現了一道長達110米的震撼立面,基于原有RC結構設計了嶄新的窗框Facade系統,標準開窗與箱型凸窗在混凝土結構中錯落嵌套,通過深度變化形成陰影和韻律。新的節奏感賦予了街道新的表情并凸顯建筑的標志性。該設計使人重新審視建筑語言的力量感和表現力。
△教育建筑設計大獎:美國建筑公司Gensle,《Maple Hall》
在教育建筑設計類別,而對于來自美國的建筑公司Gensler的作品《Maple Hall》獲得“全球最佳教育建筑設計大獎”,評審團這樣評價:在這個隨處可學的時代,設計通過提供理想、氣候友好的室內和室外社交環境,挑戰并重新定義了大學的教學樓設計,該建筑底層元素的設計旨在保存自然流動的對角線路徑,并在高架教室下提供三個寬敞的入口廣場,學生可以自由聚集交流。建筑物大部分是兩層的教學樓,教室街區的中心空隙,創建了一個中庭,為學生匯流在此提供了一個寬廣的社交環境。
△綠色建筑設計大獎:印度建筑公司INI Design Studio,《WASTE TO ENERGY (WTE) CAMPUS AT JAMNAGARl》
在綠色建筑設計類別,印度建筑公司INI Design Studio的作品《WASTE TO ENERGY (WTE) CAMPUS AT JAMNAGARl》,獲得“全球最佳綠色建筑設計大獎”,評審團這樣評價:這項優秀的廢棄物處理廠的設計,讓我們對印度響應《巴黎協定》、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之舉印象深刻。其次,建筑之于開闊基地形態簡約而有力,有大地藝術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建筑構成方式符合垃圾發電的技術方案和工藝流程,首先,從理念到工藝,采用了適合印度國情的垃圾發電的工程方案;建筑采用輕鋼結構覆以透明表皮,呈現輕盈簡約的體塊連接和空間疊加。場地整體規劃有致,留出未來擴建和社區活動具有教育意義。
△都市景觀設計大獎:克羅地亞建筑公司NFO,《Central Squares in Koprivnica》
在都市景觀設計類別,克羅地亞建筑公司NFO的作品《Central Squares in Koprivnica》獲得“全球最佳都市景觀設計”大獎。獲得評審團高度評價:設計概念非常清晰、簡潔,巧妙地利用捷徑將場地劃分為不同的區域,容納了不同的停留游戲或休憩的功能。拼貼出多樣性的街頭活動和景觀,這些簡潔的現代手法與沿街的傳統建筑形成既對比又和諧的關系,顏色、圖案和形體的設計都是精心選擇與周邊環境非常和諧。設計總體展示出了非常高的藝術水準和品位,手法輕松而多變。
△住宅建筑設計大獎:日本建筑公司TSC Architect,《Dwelling in the Rhythm of the Terrain》
在住宅建筑設計類別,日本建筑公司TSC Architects的創始人Yoshiaki Tanaka提交的作品《Dwelling in the Rhythm of the Terrain》獲得“全球最佳住宅建筑設計大獎”。評審團如是評價:住宅如何設計公共與私人邊界之間的關系?家庭成員在何處得以找到歸屬?此項目將進入住宅的旅程設計為一系列起伏的路徑——從公共的較低層逐步過渡到半公共的較高層直至起居區域,創造出動感與變化,設計獨特的空間體驗同時保持和諧的整體感覺,是此設計的魅力與閃光所在。
△商業建筑設計大獎:日本建筑公司Ateliers Takahito Sekiguchi,《Hair room TOARU》
在商業建筑設計類別,由日本建筑公司Ateliers Takahito Sekiguchi提交的作品《Hair room TOARU》,榮獲“全球最佳商業建筑設計大獎”,讓評審團記憶深刻:該美發店設計跳脫傳統建筑思維,重新解構商業空間元素,將城市資源(木材)、剪發區的鏡面與柜臺等元素進重組,疊加城市風貌、木構造工法等、環境性能等層次,實現了風格極簡但多重情境交融流動的空間效果。同時,RC與CLT的理性組合既營造健康環境,又形成高性價比的可持續建筑范式。
△社區景觀設計大獎:韓國建筑公司Studio ReBuild,《Immersive Resilience》
在社區景觀設計類別,來自韓國Studio ReBuild建筑公司創始人Changyeob Lee提交的《Immersive Resilience》作品,摘得“全球最佳社區景觀設計大獎”。評審團這樣評價:這是一個簡單而且放松的設計,并沒有復雜的觀念,材料和形式語言非常明確肯定。柔和的曲線營造出多樣而和諧的場所,營造了富于生機但又平靜的氛圍。迷宮一般的場所引發了人們漫游和探索的沖動,為孩子們的嬉戲創造了可能。景觀中的各種元素分享了相似的造型語言,創造了一種豐富的統一性。雖然看似一個平面化景觀設計,但設計師在垂直方向上也做了清晰的規劃,灌木,草地、桌椅有意識地控制在比較低矮的高度,與高大喬木的樹冠拉開了明確的距離,讓視線很好地穿越了場地,增加了人們之間的視線交流。
△居住空間設計大獎:西班牙建筑公司Pepe Gascón Arquitectura,《Masia in Baix Empordà region (Catalonia)》
在居住空間設計類別,西班牙建筑公司Pepe Gascón Arquitectura提交的《Masia in Baix Empordà region (Catalonia)》,獲得“全球最佳居住空間設計獎”,評審團如是評價:煥發著質樸與深沉年代特征的西班牙“Masia”傳統鄉村建筑,被設計師頗具匠心的賦予了田園風格的設計重塑,作品不僅凸顯了地域文化特征的設計元素、還原的年代質感,還強化了具有豐富的觸覺體驗和質樸的飾面材料的藝術效果,完美的實現了溫馨居家的舒適性與視覺享受。
通過個性化的設計手法創造的獨特的設計語言,既生動的描繪了材料天然紋理的美妙和肌理質樸的體驗,還解讀了通過研究材料結構的可行性、來實現個性化的造型曲率而創造的具有感染力的空間,是現代設計美學理念的生動展現。
△文化空間設計:印度建筑公司SANJAY PURI ARCHITECTS,《NOKHA VILLAGE COMMUNITY CENTRE》
在文化空間設計類別,印度建筑公司SANJAY PURI ARCHITECTS的作品《NOKHA VILLAGE COMMUNITY CENTRE》,評審團也給出了較高的評價:“猶如沙漠中的綠洲,社區里的清泉,這個優雅的設計空間舒適,形態優美,完美體現了地域風格。內部空間和室外空間交織成有機的整體。用料簡潔,建造體現了當地的工藝精神。大地式嵌入的布局適合當地干涸氣候,節能而環保。
△文化建筑設計大獎:Snøhetta(挪威),《Beijing Library 北京城市圖書館》
在文化建筑設計類別,挪威建筑公司Snøhetta的作品《Beijing Library 北京城市圖書館》,摘得“全球最佳文化建筑設計大獎”。評審團這樣評價:數字化時代的數字圖書及數字閱讀,如何為圖書館賦予嶄新的文化意義,是此項目對于設計師的挑戰。在此項目中,設計師對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的北京城市圖書館,賦予了全新使命,確立了圖書館作為公共人文生活的核心支柱——學習知識、學術交流、社交功能及社區中心。館內設置專門用于展覽、表演、會議和古籍修復。空間形態仿照蜿蜒的通惠河,中央的“山谷”將兩側的階梯式閱覽區塑造出放松身心、溝通交流或安靜閱讀的寬廣空間。以銀杏樹造型的柱子,支撐起閱覽區巨大的空間,銀杏樹下,讀者閱覽書籍與欣賞自然景觀,產生合二為一的體驗與回憶。這座圖書館,不但重新界定了圖書館的“概念”,而且在技術上也有所創新突破。
△餐飲空間設計:泰國建筑公司IDIN Architects,《NANA Coffee Roasters - Central Westville》
在餐飲空間設計類別,泰國建筑公司IDIN Architects的作品《NANA Coffee Roasters - Central Westville》 ,得到評審團的一致認可:該項目的精彩之處在于,像是主廚個人特色菜式,設計師把一種并不罕見的素材結構形式通過空間布局、材料色彩的巧妙組合,內外環境和場地設施及細節的精心打造,營造出一份獨有的空間場所體驗大菜。精妙之處于來自于對店主人經營心境的解讀——即貼切又抽象!
△建筑室內光環境設計:日本建筑公司SAKO Architects,《LINES in Shanghai》
在建筑室內光環境設計類別,來自日本的建筑公司SAKO Architects,作品《LINES in Shanghai》,評審團這樣評價:這棟位于上海黃浦江畔的10層雙子塔中央核心辦公樓。懸臂結構從中心核心向外延伸9.7米至幕墻外,設計師的目標是突出建筑物的建筑特色,并在設計中進一步強調這些特色,并造成“小盒子”放在“大盒子”的頂部的效果。然后,他利用黑色幕墻和中心核心的白色來創建黑白對比,形成一種統一感。幕墻的外立柱形成的“強線條”、“中間線條”和“弱線條”強調了“大黑盒”的體積,從而完成一個優秀的室內光環境設計。
△城市公共藝術設計:智利建筑公司Architects: Elton_Léniz arquitectos and Cruz•Mandiola - arquitectura y objetos.Artists: Fernando Prats.《It's vertical us retains.》
在城市公共藝術設計類別,來自智利建筑公司Elton_Léniz arquitectos and Cruz•Mandiola - arquitectura y objetos.Artists: Fernando Prats.提交的作品《It's vertical us retains.》,評審團這樣評價:該作品以垂直裝置形式再現山脈輪廓,以線條的節奏與疊加構建視覺張力,通過藝術語言重構可持續議題,強調了自然與人文的共生關系。
來自中國北京、深圳、廣州、上海、沈陽、廈門、西安7個地區設計師摘得本屆艾特獎9項最佳設計大獎,其中深圳斬獲一項大獎。
△城市設計:伍秉堅(香港)有限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博愛昇平村」打鼓嶺坪輋路過渡性房屋項目》
在城市設計類別,伍秉堅(香港)有限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提交的作品《「博愛昇平村」打鼓嶺坪輋路過渡性房屋項目》,評審團對其高度評價:香港博愛昇平村過渡性房屋項目高效利用異平學校舊址改建,融入生活配套設施與社會服務網絡,構建關愛型社區生態。其人性化設計理念與精準響應過渡性住房需求的實踐,為高密度城市居住模式做出了新的探索,突出了社會機構在公共福祉領域的人文價值。
△生態景觀設計: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境和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吉林·長春 長春新區寧溪公園提升改造項目》
在生態景觀設計類別,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境和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攜作品《吉林·長春 長春新區寧溪公園提升改造項目》摘得“全球生態景觀設計獎”,評審團這樣評價:該設計采用了多樣化的手法處理河岸與水面的關系,將通常的生硬單調的駁岸景觀變成了大眾可以參與的生態化的水岸。設計很好地將生態技術與景觀美學以及生活事件融合在了一起。既滿足了韌性城市的技術性要求,有創造了豐富優美的水岸景觀,同時為各種水岸生活創造了有趣的場所,提高了水岸功能的復合性。該設計通過一系列的剖面設計,創造了人和水的多種互動關系。該項目規模宏大,但設計細致,很好地利用水岸的自然美軟化周邊城市人工環境,形成了自然與城市交融的生態城市面貌。
△陳設藝術設計:廣州新舍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保利瑯悅售樓處》
在陳設藝術設計類別,廣州新舍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江西保利瑯悅售樓處》力奪“全球最佳陳設藝術設計獎”,評審團這樣評價:本項目是一個優秀的陳設設計,作者通過深入研究宋文化傳統,承襲千載宋韻,量身定制以宋文化為主題,以宋代名畫西園雅集為參考,以層層遞進的空間禮序而展開一系列空間。設計重復體現眾多雅趣,如知己相聚,詩酒相得,宴飲品茗,烹茶焚香等宋代江南雅士的生活方式,提取風雅四藝,以點茶、插花、掛畫、焚香四雅開展空間設計話題,透過味覺、觸覺、嗅覺與視覺來品味日常生活,并加以抽象、演化、變形和具象,實現現代與傳統的融合呈現,實現參與者沉浸式的體驗。
△商業空間設計:廣州謝幾點設計事務所,《鱗動|其鱗. 爬寵體驗店》
在商業空間設計類別,同樣來自廣州的謝幾點設計事務所,以《鱗動|其鱗. 爬寵體驗店》斬獲“全球最佳商業空間設計獎”,對此評審們也不吝好評:這是將生物、科普展覽和商業完美結合的一個室內設計。光線、結構和材料很好地體現了商業活動的特殊性。空間小而精致。體驗感來自于對于自然的歌頌。商業需求轉變為藝術品的珍藏。而在一種神秘科幻的氛圍中,設計喚起對生命的尊重。
△娛樂空間設計:深圳市新冶組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攜作品《TOP級潮奢新娛代派對空間|西安方尊KTV》
在娛樂空間設計類別,來自深圳的深圳市新冶組設計顧問有限公司攜作品《TOP級潮奢新娛代派對空間|西安方尊KTV》獲“全球最佳娛樂空間設計獎”,對此評審們也不吝好評:半是摩登時代的魅影,半是科技時代的光暈,黑金配色,黑的深邃,疊加金的點綴,大膽的與數字時代媒體的揉雜,這般巧妙搭檔成就即經典又獨特的魅力,摩登、優雅、奢華而酷冷。
△辦公空間設計:廈門SANJ 叁頡設計,《廈門騎樓公社》
在辦公空間設計類別,來自廈門的SANJ 叁頡設計攜作品《廈門騎樓公社》獲“全球最佳辦公空間設計獎”,對此評審們也不吝好評:設計結合現有建筑的材料和空間的特性,既滿足了當代辦公的需求,又結合了現有建筑的特色。光影尤其出色。現有建筑粗狂雄渾,新材料和家具優雅、明亮而親切。新舊材料的直接了當的運用,構成的是空間交響曲。光影,人和物的一種完美的結合提示了可持續建筑的未來。
△展示空間設計:北京艾迪爾建筑裝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首鋼國際會展中心》
在展示空間設計類別,來自北京的北京艾迪爾建筑裝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攜作品《首鋼國際會展中心》獲“全球最佳展示空間設計獎”,對此評審們也不吝好評:項目充分利用工業遺存風貌,空間設計呼應場地特質,獨有的造型、結構、細節等完全保留,突出工業遺產的歷史印記。營造出具有紀念性、標志性的恢弘空間。展覽空間的規劃設計即令廢棄工業遺址有了合理存續機制,又使其與當下及未來構建了最佳連接媒介。
△休閑空間設計:沈陽 十間設計,《榮譽沐龍泉國際水匯》
在休閑空間設計類別,來自沈陽的十間設計攜作品《榮譽沐龍泉國際水匯》獲“全球最佳休閑空間設計獎”,對此評審們也不吝好評:作品展現了科技、藝術與空間的完美結合。通過深邃、虛幻的藍色背景融入光影、聲電以及虛實的變化,烘托出用二元線條分割與創新排列、構成的充滿活力的紅色幾何體,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視覺語言,打造了一個富有創意的、充滿魅力與情感的娛樂休閑空間,為到訪者創造了具有現代風格美學品位的視覺體驗。
△城市建筑光環境設計:上海昂特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法國昂特),《風越里:紹興柴場弄城市有機更新》
在城市建筑光環境設計類別,來自上海的上海昂特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法國昂特)攜作品《風越里:紹興柴場弄城市有機更新》獲“全球最佳城市建筑光環境設計獎”,對此評審們也不吝好評:紹興風越里是紹興古城中心的城市更新項目,街區現有建筑年份跨越明清建筑到當代建筑的各個時代。設計深入分析了街區發展定位和建筑理念,以“古新對話”為立意,以塑造“事件與情節”為主旨,著重塑造既能體現街區歷史意義和文化韻味,又能引領當代創新創意生活的體驗、和拓展街區生命力的多層次穿越燈光氛圍。
設計用光來敘述古新的對話與融合,水鄉的優美與遐想、歷史與當代的共融,將紹興的昨天、今天與明天融為一體,創造沉浸式的綜合體驗,引發著人們再創造的欲望和新的生活向往。
附:第14屆艾特獎獲獎榜單
城市設計獎
獲獎作品:「博愛昇平村」打鼓嶺坪輋路過渡性房屋項目
獲獎者:伍秉堅 (香港) 有限公司 / 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香港)
文化建筑設計獎
獲獎作品:Beijing Library 北京城市圖書館
獲獎者:Snøhetta(挪威)
教育建筑設計獎
獲獎作品:Maple Hall
獲獎者:Gensler(美國)
住宅建筑設計獎
獲獎作品:Dwelling in the Rhythm of the Terrain
獲獎者:Yoshiaki Tanaka(日本)
商業建筑設計獎
獲獎作品:Hair room TOARU
獲獎者: Ateliers Takahito Sekiguchi(日本)
公共建筑設計獎
獲獎作品:Grande Armée - Iive
獲獎者:Baumschlager Eberle Architekten(法國)
綠色建筑設計獎
獲獎作品:WASTE TO ENERGY (WTE) CAMPUS AT JAMNAGAR
獲獎者:INI Design Studio(印度)
都市景觀設計獎
獲獎作品:Central Squares in Koprivnica
獲獎者:NFO(克羅地亞)
社區景觀設計獎
獲獎作品:Immersive Resilience
獲獎者:Changyeob Lee(韓國)
生態景觀設計獎
獲獎作品:吉林?長春 長春新區寧溪公園提升改造項目
獲獎者: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境和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安)
文化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NOKHA VILLAGE COMMUNITY CENTRE
獲獎者:SANJAY PURI ARCHITECTS(印度)
辦公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廈門騎樓公社
獲獎者:SANJ 叁頡設計(中國?廈門)
商業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鱗動 | 其鱗。爬寵體驗店
獲獎者:謝幾點設計事務所(中國?廣州)
展示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首鋼國際會展中心
獲獎者:北京艾迪爾建筑裝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北京)
餐飲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NANA Coffee Roasters - Central Westville
獲獎者:IDIN Architects(泰國)
娛樂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TOP 級潮奢新娛代派對空間 | 西安方尊 KTV
獲獎者:深圳市新冶組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中國?深圳)
酒店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Riva Vista Riverfront Resort
獲獎者:IDIN Architects(泰國)
休閑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榮譽沐龍泉國際水匯
獲獎者:十間設計(中國?沈陽)
居住空間設計獎
獲獎作品:Masia in Baix Empordà region (Catalonia)
獲獎者:Pepe Gascón Arquitectura(西班牙)
陳設藝術設計獎
獲獎作品:江西保利瑯悅售樓處
獲獎者:廣州新舍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中國?廣州)
城市建筑光環境設計獎
獲獎作品:風越里:紹興柴場弄城市有機更新
獲獎者:上海昂特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法國昂特)(中國?上海)
建筑室內光環境設計獎
獲獎作品:LINES in Shanghai
獲獎者:SAKO Architects(日本)
城市公共藝術獎
獲獎作品:It's vertical us retains.
獲獎者:Architects: Elton_Léniz arquitectos and Cruz?Mandiola - arquitectura y objetos.(智利)